記者從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獲悉,2019年度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特等獎,授予“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落地項目”。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獲獎單位之一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闕波表示,兩年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下一步,上交所將持續推進科創板注冊制改革,深化注冊制、退市、長期投資者等關鍵制度改革,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
闕波指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兩年來,在中國證監會的正確領導下,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在改革中誕生,在探索中發展。截至2020年12月7日,科創板已上市公司達到200家,總市值規模約3.3萬億元,募集資金總額2876.58億元。其中上海地區已上市企業34家,總市值8268億元,募集資金總額1009.25億元。目前在審企業138家,其中上海地區22家。總體來看,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建設符合預期,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闕波認為,科創板注冊制改革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對企業的包容效應明顯。科創板針對科創企業的特征,取消了強制性盈利等明顯不合適的條件,為不同成長階段、不同投票權架構、不同注冊地的科創企業設置了多套靈活的上市標準,極大提升了市場包容性。他強調,作為“中國第一大硅晶圓廠”的未盈利企業滬硅產業,搭建了紅籌架構的行業領軍企業中芯國際和華潤微等一批企業,都受益于科創板的包容性成功發行上市。
二是上市企業的成長效應明顯。剔除神州細胞、百奧泰、澤璟制藥、康希諾、前沿生物、艾力斯6家后,194家科創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平均為12.35%,最大值為寒武紀122.32%,最小值為上緯新材1.89%。200家上市公司平均擁有發明專利數量為89個,中位數為27個,發明專利數量最多的是中芯國際,多達5965個。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中位數為27%。市場普遍看好科創板企業的成長性。
三是上市行業聚集效應明顯。科創板已上市企業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等六大行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含集成電路)共64家,生物醫藥行業為45家。行業的集聚效應帶動相關產業鏈的不斷完善,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四是審核提質增效。科創板發行上市公開透明、可預期。目前,科創板審核工作已經邁進了2.0階段。這次迭代突出"市場導向,提升服務能力,優化審核方式,提高信披質量,穩定市場預期,保障常態供給”的原則,呈現了“更精準”“更高效”“更務實”“更協同”的四大新變化。將注冊制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五是價格均衡效應明顯。新股發行價格、規模、節奏主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決定,對網下投資者、主承銷商、發行人“三位一體”的市場約束機制發揮了較好作用,隨著新股供給增加,一級市場買方約束增強,科創板發行定價日趨理性。
六是審核威懾效應明顯。通過公開問詢式審核,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上市條件、信息披露合規性和有效性進行把關。注冊制下的審核有效提升了信息披露質量,發揮了審核把關和威懾作用。
七是改革示范效應明顯。科創板的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作用充分發揮,深化推進了現有市場發行審核、再融資等關鍵制度的完善。創業板的注冊制改革吸收借鑒了科創板的絕大多數制度;主板、中小板的并購重組和再融資制度也有較大改革突破;新三板精選層的改革也在加快推進。
闕波表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打下了較好的基礎,但距離實現改革目標依然任重道遠。下一步,上交所將再接再厲,持續推進科創板注冊制改革,支持和鼓勵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深化注冊制、退市、長期投資者等關鍵制度改革,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積極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