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金又吸睛”的DMA(多空收益互換)產品,近期業績陷入了回撤。渠道人士提供的一份業績監測周報顯示,12月2日至12月8日,納入統計的15只DMA產品中僅有2只實現正收益,其余13只產品集體回撤,其中虧損幅度最大的一只DMA產品凈值一周便回撤了7.69%。
今年以來,因市場中性策略業績亮眼,疊加杠桿效應,多只DMA產品收益率超過20%,備受投資人青睞。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12月8日,有業績展示的796只市場中性策略私募基金今年以來整體收益為6.05%,其中688只基金實現正收益,占比高達86.43%。不過,近一周有業績記錄的810只市場中性策略產品整體收益為負,回撤幅度為0.84%,正收益占比為18.02%。
緣何近期市場中性策略產品業績突然回撤?
“小微盤股調整是市場中性策略產品凈值回撤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以來,小微盤股快速上漲,Wind小市值200指數漲超40%,大多數市場中性策略的風格暴露偏向中小市值,越來越多的資金也涌入小微盤股。不過,當一個賽道擁擠度過高時,階段性風險釋放必不可少。截至12月15日,近1個月來中證2000指數調整近1.7%,市場中性策略,尤其是風格暴露明顯的產品便出現了凈值回撤。”深圳卓德投資總監楊博坦言。
滬上一位量化私募基金經理分析稱,近期市場中性策略產品凈值回撤緣于兩方面因素:首先,小微盤股在經過此前的大幅上漲后階段性調整,使得市場中性策略的超額收益端有所回落;其次,股指期貨貼水是中性策略的成本端,股指期貨升水收縮或者貼水,會提高中性策略的成本,近期股指期貨升水有所收斂,市場中性策略成本端承壓,因此整體表現不佳。
業績階段性調整,是否意味著市場中性策略性價比下調?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長期來看,該策略配置價值依舊凸顯,但短期須警惕賽道擁擠風險。
大巖資本認為,中長期來看,隨著國內衍生品工具不斷豐富,量化管理人策略持續進化,市場中性策略的長期穩健表現相對確定。與此同時,由于可以對沖市場整體下行風險,此類策略的配置價值值得關注。
不過,一位量化私募人士坦言:“今年以來市場中性策略表現較為突出。但從業績曲線可以看出,部分私募的DMA產品之所以可以獲得超額收益,主要緣于其放大了小市值風格暴露的敞口,也就是所謂的‘抱團’。一旦市場風格發生反轉,其凈值波動會非常大,投資人須結合自身風險偏好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