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券商定增再融資有點“冷”。近日,浙商證券的定增方案因超期自動失效。2023年至今,券業定增再融資調降金額、終止、調整募投方向等情形時有發生,僅有2家券商定增“縮水式”落地。證券行業正集體走向資本節約型發展之路。
券商定增不再“熱”
3月18日晚,浙商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3月17日發起的《關于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修訂稿)的議案》有關正式決議具有12個月有效期,截至目前,由于有效期屆滿,因此自動失效。該事項不會對公司的正常經營活動造成重大影響。
浙商證券是去年首個推出券商定增預案的上市券商,計劃向包括控股股東在內的不超過35名(含35名)特定投資者募資不超過80億元。根據預案,所募集資金不超過40億元用于投資與交易業務,不超過25億元用于資本中介業務,不超過15億元用于償還債務。
今年,還將有幾家券商的再融資方案將到期,能否順利實施也充滿不確定性。據統計,國聯證券、財達證券、中泰證券、南京證券、天風證券5家券商的定增進度目前停留在“股東大會通過”,其中部分券商的定增方案已接近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后12個月的有效期。
放眼行業,2023年以來,上市券商再融資不見昔日的熱鬧景象,僅有2家券商完成定增,分別是粵開證券、國海證券,最終融資額分別是3.24億元、31.92億元,均較最初計劃大幅縮水。
募資投向頻現調整
正在推進再融資的券商中,多數已調整過初期方案。財達證券、國聯證券、中泰證券、南京證券在定增預案發布后進行了修訂,對募集資金投向等信息進行了補充說明。
總體來看,方案調整選擇相對減少對自營、兩融等重資本業務的投入,加大對財富管理、信息技術等方面的投入。
去年6月,國聯證券結合自身實際和行業情況,將定增募集資金總額由不超過70億元調整為不超過50億元。具體而言,大幅收縮了對信用交易業務的資金投入,從不超過20億元縮減至不超過5億元;交易業務雖然仍是募投的重點方向,但從不超過40億元縮減至不超過35億元。
財達證券在2022年底公布了50億元的定增方案,其中35億元投向兩融、自營業務。2023年公司修改了方案,取消了對兩融業務的募投,轉而投向財富管理、投行、資管、信息技術,對證券投資業務的募投規模減為5億元。
分析個中原因,有中型券商資金計劃部人士表示,股價下行,公司業績不振,疊加股權融資端收緊,是券商再融資遇冷的重要原因。此外,監管部門提出引導券商聚焦主業、走資本節約型發展道路,政策導向的變化也使得券商再融資更為審慎。
趕赴資本節約路
一段時間以來,監管部門對券商及上市公司再融資多次施加“緊箍咒”。
2023年初,對于個別上市券商的大額再融資,中國證監會表態倡導券商“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
去年8月,證監會在發布的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中提到:“對于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行時機。”
今年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再次強調督促行業機構合規穩健經營,審慎開展高資本消耗型業務,合理確定融資規模和時機,嚴格規范資金用途,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證券行業的融資環境正在發生大變化。”華南某大型券商自營部總經理表示,“以消耗資本金發展重資本業務的模式或許已成過去式,券商必須‘精耕細作’,發展綜合金融服務,謹慎‘補血’。”
有正在推進定增計劃的券商內部人士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監管方面提高發行要求,會對募投規模、募投方向起到一定把關作用,同時亦會呵護合理融資需求。在這樣的政策環境下,券商要積極響應合理融資的號召,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進行資源、資金配置。”
發債需求旺盛
然而,隨著重資本業務的開展,券商“補血”需求是無法繞過的問題。因股權再融資節奏調整,發債融資逐漸成為券商補充資金的重要渠道。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券商已發行債券規模超過2000億元。除在境內資本市場發債外,中信證券、華泰證券、海通證券等多家券商還通過子公司在境外市場發行中期票據。
回顧2023年,由于股權融資面臨不利因素,券商主要通過發債方式進行融資,2023年因此成為券商發債大年,發債規模創下新高,突破1.5萬億元。從增長情況來看,2023年有22家券商發債規模增幅超過60%,其中14家更是實現翻倍增長。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券商大規模發債“補血”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有其合理性,但也需要注意發債成本、債務規模、債務結構以及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等方面的問題。通過合理的策略規劃和風險控制,券商可以更好地應對資本金不足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