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繼續“按兵不動”。
5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65%,5年期以上LPR為4.3%,均維持前值不變。
自去年8月實現非對稱下調以來,LPR這一關乎市場融資成本的重要基準利率,已連續9個月未作調整。LPR按兵不動,對外傳遞出什么信號?
受訪專家認為,5月LPR報價維持不變,主要與MLF政策利率維持不變、貸款定價已偏離LPR較多、銀行凈息差仍承壓等因素有關。后續來看,LPR大概率仍將持穩,整體貸款利率或以穩為主,進一步下行的必要性很低、空間大幅收窄。
LPR連續不變在市場意料之中
此次LPR報價未作調整,符合市場預期。
究其原因,核心因素仍在于本月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保持不變,使得5月LPR報價調降的概率大幅降低。上周,人民銀行開展1250億元MLF操作,中標利率維持2.75%不變。
“5月MLF操作利率不變,已在很大程度上預示本月LPR報價會保持不動。”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這意味著LPR報價基礎未發生變化。
梳理歷次報價來看,自2019年8月以來,LPR共發生8次變動。其中,有5次實現了MLF利率與LPR報價的聯動下調;有3次是在MLF利率未變的情況下,借助降準、存款利率定價改革等方式降低了銀行綜合融資成本,進而實現了LPR不同程度的下調。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歷史數據表明,央行政策利率變動會對LPR變動產生比較直接的影響;同時,在MLF政策利率之外,也會綜合考慮銀行成本端和貸款需求端對加點幅度的影響。
從銀行成本端來看,LPR報價也沒有相應下調的空間。溫彬認為,在年初貸款重定價和新發放貸款利率延續下行背景下,商業銀行凈息差仍承壓,暫無繼續下調的空間和動力。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商業銀行凈息差收窄至1.74%的歷史低位,較去年底大幅下行17bp。
此外,通過下調LPR報價,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融資需求的必要性下降。光大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張旭表示,當前,在經濟恢復好轉、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同比增速回升明顯,經濟運行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在這樣的環境下,應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進一步引導LPR下行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不高。
LPR后續大概率仍將持穩整體貸款利率或以穩為主
5月LPR報價持穩,并不意味著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將反彈。專家認為,短期LPR報價調降門檻仍偏高,后續整體貸款利率或以穩為主。
一方面,貸款定價受信貸供需關系影響,目前已脫離LPR較多,暫無必要繼續下調LPR以推動降價。今年3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5%,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下調2bp、41bp;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4.14%,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別下調12bp、135bp。“一季度貸款利率降幅雖有所放緩,但仍處于下行通道,未見拐點。”溫彬表示。
“5月LPR報價持穩,短期內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王青說,當前經濟轉入回升過程,但基礎仍不牢固,短期內還需要繼續將市場主體信貸成本保持在低位,為經濟修復創造有利的貨幣金融環境。
另一方面,央行近期首提“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政策呵護貸款定價和息差穩定之意也較為明顯。近期發布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并延續了一季度貨幣政策例會“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的表述。
溫彬認為,這表明央行既有推動貸款利率繼續下行的整體考量,也有將利率保持在合理適度水平上的內在動力。“當前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的必要性很低、空間大幅收窄”。
后續來看,LPR的繼續調降,將主要取決于銀行息差表現。溫彬認為,除依賴于政策利率的下調外,最主要的還是要與負債端改善相匹配,以保證銀行凈息差維持在相對平穩水平。
“未來一段時期,LPR大概率仍維持不變,新發放一般貸款和企業貸款利率可能會穩定在4.50%和4%左右的水平,下行幅度預計不會太大。”溫彬說。
王青認為,年內在MLF操作利率不變的前景下,1年期LPR報價單獨調整的可能性較小;不過,若二季度樓市回暖過程出現反復,不排除在MLF利率不動的同時,5年期以上LPR報價單獨下調10至15bp的可能性。
降成本與調結構或將雙管齊下
對于后續貨幣政策施策重點,專家認為,央行或將更多依靠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定向降息”,在降成本的同時兼顧調結構,實現差異化精準支持。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盡管LPR利率保持穩定,預計后續央行鼓勵金融機構挖掘LPR改革潛力,鼓勵金融機構主動管理負債,并可能通過結構工具或降準等方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基建、制造業、綠色發展、科創企業等重點新興領域。
溫彬認為,后續觸發降息的重要因素,仍是經濟和融資修復的可持續性。若消費復蘇的斜率不及預期、房地產鏈條持續難以實現良性循環、長期投資動能疲軟、民間投資繼續回落,以及居民部門信貸回暖再現反復等,年內或不排除仍存在小幅降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