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_中文字幕精品动漫一区_上课时同桌在我下面做污的事_色老汉影视

首頁 > 理財 > 內容
銀行理財估值開始轉軌 凈值曲線平滑上行將成往事
2021-09-30 10:35:45來源:證券時報網
分享到:

原標題:銀行理財估值開始轉軌 凈值曲線平滑上行將成往事 

  此前在攤余成本法計價下,資產的溢價或折價可平攤到每周或每日,凈值和收益率可人為地“調節”成穩定模式。11月底層資產全部轉成市值法估值后,凈值曲線將變得“陡峭”,投資風險揭示問題也接踵而來。

  證券時報記者 劉筱攸

  大事件正在發生,只是姿態稍顯低調——銀行理財資產估值切換正式開始了。

  證券時報記者觀察發現,開啟估值切換的首批理財產品中,定開和封閉產品均有涉及,發行主體不僅涉及大行,還有股份行。不少產品在估值切換當日釋放此前浮盈,使得凈值出現坡度不小的跳升,也順勢推高了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切換資產估值的產品占比尚小,各家理財公司將陸續擇時啟動,大規模切換會在國慶長假過后,于10月底前完成全量改造。

  這也意味著,進入11月以后,理財投資者將再也看不到以往那種保持平滑向上的收益曲線了,轉而面對的將是一條走勢略顯陡峭甚至凌亂的凈值曲線。

  這顯然對理財公司的消保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準備好說服力足、接受度高的話術,來解答投資者(尤其是老齡客群)撲面而來的疑惑了。

  告別平滑曲線

  凈值陡然跳躍

  觀察理財產品的凈值曲線,是感知到理財產品底層資產估值切換的有效方式。此前在攤余成本法計價下,資產的溢價或折價是可以平攤到每周或每日的,凈值和收益率可以人為地“調節”成穩定模式。一旦將底層資產全部轉成市值法估值后,毫無疑問地凈值曲線將變得“陡峭”。

  證券時報記者查閱多只理財產品歷史凈值,發現了一些凈值表現具有共性的產品。比如,理財公司A在售的一款混合類產品,封閉期為735天,風險等級R3。9月7日為其凈值分水嶺,在此之前單位凈值長期保持在1.0000水平線(9月6日為1.0001),當日則突然跳漲9個BP到1.0010。9月7日后,該產品的凈值開啟震蕩模式,每日升降幅為1~7個BP不等,之前的橫盤水平線一度回落至0.9997,但9月23日凈值又回升到1.0000。

  理財公司B在售的一款最低持有期30天的定開產品,風險等級為R2。數據顯示,9月16日該產品的凈值為1.0031,較9月15日的1.0024上升7個基點。單日飆升7個基點的表現從未有過,此前該產品的凈值都在0~3個BP區間起伏。

  理財公司C發行的一款每18個月定開的產品,在代銷行評級為R3(內部評級為R2)。9月22日該產品單位凈值達到0.9993,較上一個交易日(9月17日)上漲7個基點。但在9月15日之前,其凈值波動幅度一般僅在0~1個BP,只是在9月16日突降8個基點。也就是說,該產品一向波瀾不驚的凈值曲線在9月16日~22日(實際只有3個交易日)間走出了一個“深V”。

  凈值跳升的理財產品不勝枚舉。“正常不可能一天漲這么多。一般固收的產品,按日單位凈值波動應該在1個BP,那么每周就是上漲7個BP,這樣就能把年化做到3.65%。如果債市波動大一點,那么凈值當日也有可能會在3個BP上下波動,這在攤余法下都算罕見了。像這幾款向來波動很小的產品,凈值突然一下子飆漲7個點、9個點的,應該可以理解成估值在切換。”華南某理財公司一名資深投資經理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某股份行理財公司的投資經理則分析了另外兩種可能性,他認為,如果凈值跳漲的產品規模較小,也有可能是產品靠一筆十年期、三十年期國債做波段大賺一把;或者是規模較小的產品遭遇巨額贖回,贖回費全額計入資產,使得剩余很小的規模出現凈值跳漲。“總之,很少會因為投資的關系突然漲這么多。排除上述兩種小概率情況,應該就是理財產品在切換估值。而且,各家理財配置的倉位不同,我估計倉位多的經過切換后甚至會釋放出十幾個BP。”該投資經理說。

  上述兩位投資經理的分析,也驗證了某大型理財公司內部人士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所作的預判。該人士彼時判斷,估值切換從短期來看對部分存量產品實際構成利好。原因是,此前基于牛市,相關產品積累了一定比例的浮盈,轉為市值法其實相當于釋放前期積累的“安全墊”。

  根據監管要求,已使用成本法估值且和期限不匹配的理財產品,必須于10月底前整改成市值法。在這一背景下,相關產品的估值一改平滑走勢而陡然跳升,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估值切換已經低調開始。

  證券時報記者也很快從當事方即銀行理財公司處驗證了答案。截至目前,深圳3家理財公司、上海2家理財公司以及北京一家國有大行理財公司的內部人士均反饋,已經陸續開始對理財估值進行切換。其中兩家進一步稱,目前已完成切換的只占少數,大體量切換將會在國慶假期過后進行,全量會在10月末前按監管要求整改完成。

  “我預估10月份大體量切換時,當日釋放收益會更高,大概率普遍到10BP以上。”前述股份行理財公司投資經理表示。

  10月收益將虛高

  風險提示很關鍵

  國慶長假結束后,資產估值切換會是一個比現在更大陣仗的事情,因為所涉產品會越來越多。而這些產品的凈值大部分都會在當日或短期內呈現跳升狀態,因為年初至今債券市場收益率下行較多,存量債券資產轉為市值法估值后預計浮盈可觀。

  當然,難題也接踵而至。

  資產浮盈的短時釋放,意味著相關理財產品成立以來的年化收益率會被推高,而很多理財投資人最關注的就是這項指標。但火紅的收益并不可持續,因為待所有的資產估值在10月末整改完成后,凈值將不再被“人為”調節,產品年化收益率也會高位回落。

  也就是說,進入11月以后,一些沖著10月份的良好收益表現而來的投資人,很快會發現隨著市場波動,凈值開始變得“不那么爭氣”。如果有用戶畫像,銀行理財投資客群大概是市場上風險偏好最低的一幫人,他們將很難理解,為什么當初看上的APP里那款收益率不錯的產品,或者是信賴的網點客戶經理推薦的產品,現在收益掉頭向下?

  現在,已經有大行理財公司內部人士對這個潛在情況有所準備。“我們作為從業者,需要給到投資者足夠的風險提示和用戶陪伴。要提醒他們不要一看到非常高的‘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就沖進場買買買。當期收益釋放完,11月1日往后的收益就很難再高了。銀行理財的凈值表現真的會加劇波動,而且真的已經不是剛兌了。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加大對投資人的風險提示,是銀行和理財公司的必然動作,但怎么做才是重點。眼前的問題是,在切換估值時,究竟需不需要清晰告知投資人?是以官網公告的形式,還是在理財產品說明書中增加相關說明的形式?

  證券時報記者查看多家銀行官網獲知,截至目前,僅有浦發銀行(9.000, -0.02, -0.22%)在9月10日發布公告稱,鑒于近期監管規定變化,該行部分理財產品所投資的債券估值方法將發生調整。但該公告較為簡短,并沒有指出調整涉及的相應產品、整改時間點以及潛在凈值波動影響。也就是說,如果其他銀行和理財公司選擇對凈值切換進行公告,是簡單地告知估值調整這件事,還是要細化到對產品估值的具體影響,可能還需要進一步考慮。

  此外,證券時報記者翻閱了多只理財產品的說明書,發現大部分說明書都會將所投資產按照存款類、債券類固定收益證券、股票、衍生品、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專戶/信托計劃/資管計劃等類型,分別做出估值方式說明。同時,載明“如果產品管理人或產品托管人認為按以上規定方法不能真實反映理財產品資產公允價值的,經產品管理人和產品托管人協商一致后,可以變更資產價值的確定方式。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監管部門另有規定的,按照監管最新規定執行。”

  這些條款保障了管理人更改資產估值方式的合法性,但問題在于如何保障投資人的知情權。

  證券時報記者查閱的一些產品說明書,列明了產品管理人應當進行臨時報告的情形,包括投資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轉換產品運作方式(產品認購期延長;變更投資收益分配事項)、變更投資比例范圍、產品提前成立或提前終止;變更托管人和注冊登記機構等;進行收益分配;調整業績比較基準;對投資周期天數進行調整;遇特殊情況需臨時增加/減少申購開放日;產品成立后調整相關要素等。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暫不知道估值切換會否被認定為須臨時報告的情形,但相信各家理財公司銷售部門(含消保團隊)一定會和母分行個金條線充分準備,在凈值化全面到來的11月將投教、投資人陪伴工作盡責做好。


中方信富公眾號
更多資訊關注
中方信富公眾號
圖片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