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2023年共有288家A股公司完成定增(現金認購,下同),募資金額共計3892億元,較往年明顯下滑,而且市價定增的破發率超過70%。“投融資動態平衡,不僅涉及IPO,與定增再融資也密切相關。這些數據說明,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已經開始對投融資動態平衡產生作用?!比A福證券副總裁蔣松榮表示,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一些涉及產能過剩行業的公司定增,由于審核趨嚴,陸續知難而退。
與再融資相關的還有中長期資金。由于定增需要鎖定半年至三年不等,因此參與定增的資金,多數屬于中長期投資資金。這些資金的進退與喜惡,也折射出哪些行業或公司更具有投資價值。梳理2023年定增案例可見,有業績支撐或景氣度趨暖行業和公司,其定增項目獲得資本追捧。
2023年定增募資明顯下降
記者統計顯示,2023年,共有288家A股公司完成了定增融資,募集資金共計3892億元,跌破4000億元大關。定增公司家數和金額較上年分別下降11%和36%。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2020年至2022年,完成定增公司家數分別為303家、466家和324家,募資金額分別達5447億元、6778億元和6053億元。
以上數據表明,相較于往年,2023年的定增市場出現了明顯的調整。
有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2023年定增募資金額下滑,既有再融資政策收緊因素,也與市場自身動態調整密切相關。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定增相對容易,因此數量會比較多,反之亦然。尤其是如果出現較大面積定增破發,賺錢效應減弱,缺乏盈利前景的定增項目自然無人問津。
2023年8月27日,中國證監會發文稱,將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其中提出,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優化再融資監管的總體要求包括:實施大額再融資的預溝通機制;對于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等。
此后,陸續有公司終止定增。市場人士分析,優化再融資規則落地,是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提振投資者信心的重要一環,對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維護良好市場生態、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等均具有積極意義。
定增破發率逼近2018年
市場之手也在發揮作用,其表征是定增破發率。數據顯示,2023年完成定增的公司群體里,最新股價跌破定增發行價的公司數量明顯增多。
按照2024年1月22日收盤價(后復權,下同)計算,有172家公司收盤價低于增發價,破發比例為60%。其中,11家公司的折價超過40%。
哪種定增破發比較普遍?從定價方式來看,有67家公司采取鎖價發行方式,其中14家破發,占比為21%;221家公司采取競價發行方式,其中158家破發,占比達71%。可見,鎖價定增的破發率遠低于競價方式。
在鎖價定增中,大股東包攬定增的破發率明顯較低。2023年,共有45家公司大股東包攬定增,其中僅8家公司破發,占比18%,低于其他類型機構參與的定增。
2023年定增整體破發率達60%,算不算高?
數據顯示,2018年定增破發比例高達71%,較2023年定增破發率高11個百分點。其中,破發幅度超過20%的上市公司占比為58%,而目前比例為40%。
專家認為,上市公司定增破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較高的發行價,公司基本面出現問題等。至于能否“抄底”投資破發股,仍需要進一步甄別。
不過,歷年的數據顯示,2018年定增的深度調整,為2019年至2021年的回暖走強奠定了基礎。
電子、醫藥等行業表現強
在2023年完成定增的288家公司中,有115家公司最新收盤價高于定增價,其中新諾威、惠城環保等6家公司股價遠高于定增價。
數據顯示,行業景氣度高、業績表現好的公司,其定增項目處于浮盈的概率較高;反之,公司定增較容易破發。在2023年實施的定增項目中,超七成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為正,超三成公司業績同比增速超50%。
以勁仔食品為例,公司2023年定增價格為5.95元,最新股價為12.90元。日前,公司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2.01億元至2.13億元,同比增長61%至71%。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在獨立“小包裝”優勢基礎上,持續推行“大包裝+散稱”策略,公司營業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主要品類在供應鏈和生產效益方面的規模優勢逐漸凸顯。
從行業分布來看,最新股價高于定增價的公司主要分布在機械設備、電子、醫藥生物、汽車零部件等行業。其中,電子行業12家,數量領先其他行業。比如,協創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28億元,同比增長46.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6億元,同比增長69.1%。
再看汽車零部件行業,均勝電子最新股價也高于定增價。1月17日,均勝電子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增公告稱,2023年,隨著全球主要汽車市場產銷量的回暖,公司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556億元,同比增長約12%;實現歸母凈利潤約10.89億元,同比增長約176%。
綜上可見,盡管2023年定增市場整體出現明顯調整,但也有公司獲得資本追捧。市場之手調配資源流向景氣度趨暖的行業。2024年再融資市場,或許將延續如此“扶優限劣”的態勢。